(山西新闻网河曲讯)这是一间小小的出租屋,奶奶用捡来的红砖和木板搭起了一只简易的小床,上面铺了一层烂褥子,这就是11岁少年刘凯(化名)的书房。因为“书桌”太矮,没有相应的椅子,刘凯常常蹲在地上写作业,奶奶心疼他,就用卖废品的钱给他配了一只方形的塑料凳。凳子其实比“书桌”也矮不了多少,所以刘凯写作业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伏下身去,将背高高地拱起来。“把身子坐正,长大驼背呀!”奶奶赶紧出声提醒,他才如梦初醒般地直起身子,继续写字。“这孩子命苦,可怜呀!”67岁的奶奶何区女抹着眼泪说。
刘凯是河曲县前川乡史家山村人,在他刚满两岁的时候,母亲就与父亲离婚了,之后悄然离家出走,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,因此,小刘凯从小就很忌讳“母亲”这个话题:“我妈在哪儿?我也不知道,或许是回西安老家去了……我没有妈!”刘凯的父亲是一名乡村吹鼓手,经常走街串巷地在外挣钱,很少回来。后来,他远赴内蒙去打工,回来得就更少了,小刘凯只有在过年时才能看到他的身影。四年前过完春节后,父亲再次出门打工,没有说一句多余的话,他走了,从此杳无音讯,再无踪影。小刘凯成了一名孤儿,与他相依为命的是他的奶奶何区女。
何区女非常疼爱这个命苦的孙子,虽然家庭不幸,但她给了刘凯加倍的爱。几年前,史家山小学生源断绝,学校没有了,为了让孙子不输在起跑线上,当刘凯刚满4岁的时候,何区女就带他来河曲县城上学。城里没有房子,何区女就在移民村租了一进院子。刘凯刚上幼儿园时经常哭闹着不愿意去,她就天天背着孙子上下学。一转眼,8年的时间过去了,刘凯也读到了小学五年级。可是,父亲的失踪让这个家庭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,奶奶也年岁渐大,小刘凯的生活来源渐渐成了问题。
为了挣钱供小刘凯上学,奶奶想尽了办法。她在街上给人家打过零工,捡过废品,也想过出去挣钱,可是,小刘凯的生活牵绊着她,让她不敢远离。偌大的院子,晚上只住着祖孙二人,自己再要出门,孩子一个人怎么生活?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呀!前年夏天,一位好心的大姐看何区女一家实在可怜,介绍她去河对岸的墙头村打工。工作的内容给人家锄地,一天能挣五十块钱。何区女听了,欢喜地答应了。她拖着有关节炎的腿,顶着烈日,每天来回地跑,劳动了一个多月。那段时间,她非常辛苦,生怕人家嫌她岁数大了不用她。每天晚上回来时,她的两腿都肿胀得厉害,连炕都爬不上去了。8岁的小刘凯看着奶奶疲惫的样子,于心不忍地哭着说:“奶奶,我不上学了,你不要累坏了自己的身体!”奶奶安慰他:“小凯别哭!你还这么小,不上学怎么行呢?等你长大了,奶奶就熬出头了。”过年的时候,雇主托人给何区女捎来了1700元工钱。祖孙俩捧着这笔钱,开开心心地过了一个年。
刘凯非常理解奶奶的辛苦,他在学校读书非常用功,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。由于奶奶的加倍疼爱,他的性格倒也活泼开朗,和老师同学都处得很好。除了个头稍小一些,人显得太过瘦弱一些之外,他表现得跟其它孩子没什么不同。老师评价说:“这孩子很乐观,也很讨人喜欢。”同学们也说他是个“乐天派”。奶奶说,小凯从小就活泼顽皮,又爱笑,亲戚邻居都很喜欢他。但是,11岁的刘凯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小心事,每当他需要花钱买笔买本子时,他就非常忧愁。他知道,奶奶岁数大了,挣钱非常不容易,平时连买药的钱都要一省再省,自己的每笔开销,对奶奶来说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啊!因此,每次不得不花钱买学习用具时,他都非常为难,眼睛里情不自禁地噙着泪花,难过得说不出话来。奶奶抚摸着他的头说:“傻孩子,奶奶挣钱是为了啥?还不是为了让你读书!你要买笔买本子,就跟奶奶说,不要哭!”有时,为了不让孙子背上心理负担,奶奶还会给他一两块钱的零花钱,让他买点儿自己喜欢的东西。刘凯把这宝贵的零花钱在口袋里一装就是很久,却从来也舍不得花。
去年春天,何区女跟着别人学会了做碗托,准备靠着这门手艺在移民村挣点儿小钱。卖碗托最好的季节在夏天,每天凌晨三点多,当刘凯还在梦乡里的时候,何区女就悄悄地起床了。在南房里有她做碗托的各种工具:一口大锅、几个锣子,还有大大小小的盆和碗……当小刘凯六点半起床的时候,奶奶的碗托差不多已经做好了。看到奶奶累得满头大汗,一脸苍白,他赶紧跑过去,懂事地扶奶奶坐下歇会儿。不等奶奶说话,他说抢起笤帚,埋头开始扫地。吃完饭后,要是看到还有时间,就顺便帮奶奶把家里也拾掇得干干净净。奶奶到外面卖碗托,有时中午一点才能回来,刘凯回家后,帮奶奶把泡在水盆里的碗洗好,一边写作业一边等奶奶回家。做碗托是一件苦差事,对于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来说,尤其如此。但何区女愁的不是这些,而是怕碗托卖不出去。移民村就这么大,做生意的人却非常多,这对推着小三轮沿街叫卖的祖孙俩,几乎引不起什么人的注意。5月24日正是个礼拜天,这天天气非常炎热,何区女和小刘凯带着做好的碗托到街上叫卖,不巧中午刮了一股风,雨点劈头盖脸就打了下来,20个碗托一个也没有卖出去。祖孙俩只得埋着头,垂头丧气地往家赶。奶奶在前面吃力地蹬,小刘凯在后面用力推着车,看着车厢里原封未动的20个碗托,又看看奶奶那佝偻的背影,他的眼泪偷偷地流下来了……
刘凯的家庭境况引起了学校的注意,也引起了河曲县青年志愿者的注意。老师悄悄地接济他,把亲戚们不穿的衣服送给他,鼓励他好好读书。志愿者们数次来到刘凯居住的出租屋里进行摸底工作,并为他积极联系爱心人士。
5月25日,河曲晋神沙坪煤矿的职工周惠民来到了刘凯所在的学校,亲手将1000元善款交到了刘凯的手里,并勉励他好好读书,将来出了社会后好好孝敬奶奶,做一个有出息的人。小刘凯非常激动,他谢了周惠民叔叔,谢了来看望他的志愿者们,并表示,自己一定会努力学习,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将会以更加勤勉、更加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困难和挫折。刘凯的奶奶何区女拉着志愿者们的手,连连说:“谢谢,这真是雪中送炭啊,太谢谢了!”
爱心人士周惠民为刘凯捐款1000元
青年志愿者看望小刘凯,并在学校作宣传工作
“这孩子命苦,可怜呀!”67岁的奶奶何区女抹着眼泪说。
出租屋里非常简陋,几乎没什么家具。
出租屋里非常简陋,几乎没什么家具。
何区女的碗托摊子
刘凯在帮奶奶洗做碗托的工具
刘凯帮奶奶拾掇屋子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